2017年至今建成启用63所中小学、幼儿园,投资约3.7亿元高标准建设98个学校食堂和102处塑胶操场,基本实现“校校有食堂、操场塑胶化”;投入6180万元新建206个同步录播教室,投入2535万元更新1592套中小学多媒体设备;195所学校创建为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……青岛市即墨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,以强弱项、补短板、增供给、促均衡为主攻方向,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,连续出台三期教育行动计划,精准施策、靶向发力,教育“成绩单”成绩斐然。
办有内涵、有特色、高质量、高水平的教育,该区围绕打造“阳光下成长”教育品牌,不断改革创新、优化教育模式,让学生学有所乐、学有所获、学有所用。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着力提质增效,减轻学生负担。以青岛市教育局提出的《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“十个一”项目行动计划》为抓手,开展研学旅行、“艺动城乡”、劳动教育等活动,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,实现学校“全面+特色”、学生“合格+特长”。
创新办学模式,目前该区成立11个教育集团,促进城乡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。推进教科研改革,实施协作体教研,每年选取优质直属中小学与镇街中小学结对,指导镇街学校管理、教学、教研等工作,推进教学资源共享。
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,该区还加大招聘引进力度,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层次,近5年招聘引进各类人才2067人,其中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304名,赴“双*”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111名。成立了7个名校长工作室、31个名师工作室,遴选本区名师、名校长培养人选93人,以名师名校长辐射和带动全员发展,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。新招聘的农村教师全部到城区顶岗培养一年,以加速新教师锻炼成长。
据了解,近3年,全区有17人获评青岛市“*美教师”、教书育人楷模,3人获评“齐鲁*美教师”“山东好人”等荣誉称号,30人入选齐鲁名校长、青岛市拔尖人才、青岛市名校长,9人获评省特级教师、优秀教师称号。
教育工作*终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。该区深入实施共建共享利民惠民工程,投入9600余万元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12所,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至91.2%,“入园难”“入园贵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;安全运行222辆“大鼻子”校车,解决2万余名农村学生上放学交通问题;全面实施中小学“5+2”课后服务,全区194所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率达*,3万余名学生受益;对7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食堂实施运行成本补助,有效保障食堂运转和学生中午就餐;推进精准扶贫,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困难学生救助体系,近5年发放各类助学金及免除学费约1亿元,资助学生13万人等。
即墨区教体局局长李德军告诉记者,全区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,聚焦办好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教育,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加快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。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孙军 通讯员 王功修 杨诚贤)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